20世紀70年代以前,量熱儀用的測溫工具是一種類似普通水銀溫度計的貝克曼溫度計,也是通過水銀在玻璃管中的熱脹冷縮來反映溫度的變化,所不同的是為了讀溫更準確,故將其刻度分得更細(實際上是將玻璃管中的毛細管做得更細),但這樣就要求將溫度計做得很長,使用起來不方便且容易損壞。而且因為水溫問題,經常讀不到溫度。
目前國內使用的量熱儀除了本國生產的儀器,就是一些科研機構用的是美國LECO,這是一家總部設在美國的分析儀器公司。美國力可公司自從1936年向市場推出世界上第一臺商品化的碳硫分析儀、氮氧分析儀,氫分析儀,開創(chuàng)了工業(yè)分析的快速分析技術開始,就一直保持著在該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在全球范圍內提供最好的紅外碳硫儀和氧氮氫氣體分析儀器。力可公司早在本世紀70年代中后期就進入中國市場,至今,在國內已銷售了3500多臺該類儀器。
量熱儀型號也有恒溫式、絕熱式和雙干式。但不論是哪種型號、哪個廠家生產的,都還沒有脫離自1881年第一臺量熱儀誕生以來的基本模式,即包括水套(通常叫作外筒)、內筒、燃燒室(通常叫作氧彈)等基本部件組成的體系。一百多年來,特別是近20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量熱儀在結構和操作模式方面都進行了很大的改進,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測試速度更快,精密度、準確度更高。
雙干式由于氧彈結構非常復雜,且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也很苛刻,絕熱式量熱儀由于對溫度的自動跟蹤技術要求很高,這種型號的量熱儀在市場上比較少見,所以基本上不生產了。
目前國內基本上用的全是恒溫式量熱儀,河南三博煤炭測控儀器有限公司2003年九月成功研發(fā)了國內第一臺漢顯全自動量熱儀,榮獲了兩項國家專利,2007年一月升級為脫機和電腦二用型量熱儀,主要用于測定煤炭、石油、秸稈、巖石、粉煤灰、爐渣、淤泥、尾礦、垃圾等物質的發(fā)熱量。該儀器在微機自動量熱儀基礎上增加雙控程序,采用window操作系統,全過程漢字提示,電腦異步控制雙桶,互不干擾。自動完成標定儀器熱容量,測量彈筒發(fā)熱量,高、低位發(fā)熱量,自動顯示溫度及點火時間,自動攪拌及自動調水溫,打印機自動打出測試結果。故障率低,可自我保護,自我診斷,便于日常維護。同時該儀器采用獨特的冷卻校正體系,能長時間保證測試結果的穩(wěn)定性。操作方便,結果準確。具有數據修改、制表、管理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