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量熱儀在煤炭化驗設備中所具有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使用量熱儀進行發(fā)熱量測量已經成為評價煤質的最主要標準之一。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量熱儀的結構與操作也有了很大的改進,量熱儀逐漸實現了現代化。那么在近20年里,量熱儀技術有了哪些改進呢?今天,鄭州中科三博就和朋友們一起來認識探討一下:
20世紀70年代以前,量熱儀用的測溫工具只是一種類似普通水銀溫度計的貝克曼溫度計,它通過水銀在玻璃管中的熱脹冷縮來反映溫度的變化,但是該溫度計對于長度要求較大,而且易造成損壞。另外,當實際水溫較低時,很可能讀不到溫度;當水溫高時,因水銀膨脹到超過最大量程也可能讀不到溫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溫度計的上方增加一個“儲藏室”,以儲藏備用水銀,這樣就可保證在任何水溫條件下,都可進行讀溫。
從過去的內筒水量人工稱量改進為自動稱量,內筒水量的多少及其重復性好壞直接影響到量熱儀的精密度和準確度。根據國家相關標準,任何一種型號的量熱儀其內筒水量的重復性應不超過1g,改為自動稱量后明顯提高了量熱儀的工作效率,使測得結果更準確。
編輯日期:2013-5-14 關鍵詞:量熱儀
本文系鄭州中科三博原創(chuàng)